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60年:阜南文化百花争妍

60年:阜南文化百花争妍

关键词:阜南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阜南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fnadmi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4559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  劈叉、调嗓、压腿……近日,在阜南县梆剧团训练大厅里,演员们正一丝不苟地练习基本功,而团长尹玉和老团长尹建民爷俩则忙活着穿梭于他们中间,指导动作要领。当谈及文化发展六十年变化时,爷俩个顿时喜上眉梢。“你们看,我们现在正抓紧排练《王家坝之歌》,献给国庆60周年!”

  父亲尹建民,1952年毕业于阜阳第一期戏校,1955年到阜南县梆剧团工作。“纸糊的帽子、苏联花布香”回想起当年演员用的道具时,他幽默地说,那时剧团的行头少,一挑子就挑完了。

  1949年到1960年,“二为”(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)和双百方针(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)后,全国文化事业空前发展,这给当时偏僻的阜南县也带来文化大繁荣。各村通了广播,社员们除了可听到上级的指示精神外和还可听到戏剧。县里除剧团外,还成立了戏校和文工团,为培养人才,还专门从天津、上海和河南等地请来老师任教。“那时干劲大,为了赶场演出,我们经常在夜间步行几百里,都是常事。”今年66岁的尹建民说起过去,精神抖擞,仿佛又回到年轻时代。1978年,阜南县梆剧团的嗨子戏《万分之一秒》在省城演出时,引起轰动,受到中央领导万里同志的称赞。

  进入八十年代,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单调的文化生活,青年人跳起迪斯科、唱起流行歌曲。“多元化”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,每年的美术展览吸引了大批群众观看,许多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出现,人们开始“呼吸”新鲜的文化气息。此时,县梆剧团更是人才倍出,培养出了国家一级演员戴彩凤、荣获中国曲艺大赛牡丹奖的“淮河琴书”传人孟颖等人。“流动舞台车开到哪个村,群众都喜欢听她们的声音,我们感到自豪骄傲。”现任团长尹玉接过父亲的话语。

  2003年,在市场经济大潮中,年轻有为的尹玉从父辈手中接过“接力棒”,他秉承“开拓创新谋发展”的理念,在立足本地广大农村群众的同时,还与阜阳商厦“联姻”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  近年来,阜南县在推动文化三下乡活动同时,提出了“文化强县”发展战略。先后建成50多家“农村书屋”和3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。县图书馆藏书达4万多册,县文化馆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。全县29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,县政府还投资8200多万元,在城区先后建立了街心公园、淮河公园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广场。

  阜南县还充分利用本地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,以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,促进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、生产、营销、品牌和经营管理等环节,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,创造新的增值空间,先后荣获“中国柳编之乡”、“全国科普示范先进县”等称号,独具地方特色的“嗨子戏”、“淮河琴书”及“柳编技艺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目前,我县文化产业值达15亿元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文化信息

电话:18895508866 传真: 邮箱:2513844507#qq.com
地址:安徽省阜南县 邮编:2363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阜南在线网络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