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 阜南:她扎根基层七年把群众当亲人一样对待

  • 骏辰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513
  • 回复:2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23 17:10:21
  • 来自:安徽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阜南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人物档案:刘晓妮,1989年出生,阜南县郜台乡党委委员,专职分管扶贫工作。

  

  2011年8月,刘晓妮以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回到家乡阜南县工作。扎根基层7年,刘晓妮一直保持着对农村工作的赤诚之心。

  

  “这两年里,一批批扶贫干部扎根农村,我的家乡阜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艰难的帮扶之路让我有着深刻的眷恋……”

  

  10月17日的全市社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,刘晓妮代表全市300名最美帮扶责任人发言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听听她的扶贫故事。

  

  “姐妹俩”:经常说说知心话

  

  郜台乡位于濛洼蓄洪库最下游,长期以来受水患灾害影响,农业风险高、生存条件差、群众收入低,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。

  

  2017年,郜台乡宁台孜村贫困户潘景锐家连遭重创,公公因病去世,婆婆意外摔伤致残,丈夫收入不高,两个孩子尚小。

  

  一边照顾老小,一边还要常开导在外务工的丈夫。潘景锐开始变得沉默,也愈加瘦弱了。“怎么靠我的力量来帮助这一家人呢?”作为包村干部,刘晓妮闲下来就想这家人的事。

  

  刘晓妮没事就往潘景锐家里跑。孩子的学习、婆婆的身体、丈夫的工作、自己的心情和想法,愈发多的交流让潘景锐从最初的回避到后来的打开心结,很快刘晓妮和潘景锐就以姐妹相称。

  

  摸清情况后,刘晓妮开始为潘景锐一家争取帮扶措施。光伏发电、小额信贷、种植黄梨、养殖肉鸡、车间就业、教育资助、残疾证办理、房屋修缮、打扫卫生、节日慰问、健康扶贫等等,他们一家人的状态逐渐好了起来,收入稳定上升。2017年,潘景锐家顺利脱贫,潘景锐被当地妇联评选为2017年脱贫示范户,还入选了2017年上半年郜台好人。

  

  如今,刘晓妮和潘景锐像家人一样经常通电话,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让刘晓妮给拿个主意。

  

  “爷儿俩”:耐心听人说完话

  

  薛朝云曾经是村干部不敢碰的“硬茬”,虽然是五保户,但他为人强势,落实了诸多政策依然不满意,邻居也都不愿招惹他。在做足充分的侧面了解后,刘晓妮开始入户走访,第一次到他家,他正在家门口的大路上大声叫骂着。

  

  一同的村干部都劝刘晓妮下次再来,可或许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正是这种一次次的回避导致的。刘晓妮没有说话,就坐在他家门口,捧着脸看着他不停地数落各种事情,时不时还给他回应一句,就这样整整听了近一个小时。围观的群众也开始连说带劝让他好好说话,渐渐地,薛朝云声势弱了下来。

  

  看时机差不多,刘晓妮便说了一句:“大伯,坐下来好好说吧!”一直以来的僵局就这样打破了。后来的后来,他们便成了熟人。每次说起这段故事,薛朝云都会说:“你真有耐心,脾气也好,还真没见过你这样的。”

  

  在刘晓妮的建议和帮助下,薛朝云重拾了流水席大厨的技能,还开始好好养鱼了。现在的薛朝云,可是村里的榜样脱贫户。

  

  “娘儿俩”:一起宣传脱贫政策

  

  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在基层七年,刘晓妮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,农民的智慧真的是无穷尽。

  

  杨学恒是一名老战士,精神失常。他的妻子齐明珍对他不离不弃,足足照顾四十余年。可是在外人眼里,齐明珍尖酸刻薄、爱贪小便宜,说的话经常让人无法接受,是乡里村里的“名人”。

  

  但是,她却非常信任刘晓妮。“这是我多次的入户和谈心换来的。”刘晓妮说。

  

  如今,齐明珍成了村里的政策宣传员,积极向周围的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。

  

  刘晓妮说,她永远记得和年轻同事在濛马河畔共同举手大声宣誓的誓言:“我志愿扎根基层工作,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,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,戒除眼高手低的陋习,用汗水凝聚力量,用行动诠释精彩,结对帮扶困难群众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!”

  
  • 阜南人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27 21:58:58
  • 来自:安徽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巾帼须眉
人生,不过如此!

你笑笑我, 我笑笑你!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